网络规划

主要从网络架构及交换机推荐配置规划使用。

网络拓扑

本项目定义三类网络流量模型:管理网络、业务网络和存储网络。

网络方案拓扑图
  • 管理网络采用双千兆,管理网络主要用于管理云平台相关的硬件资源。网络资源充足的场景,也可以采用双万兆网络。
  • 业务网络采用双万兆,业务网络主要用于云平台上云主机的业务网络,对外提供应用服务。如果业务压力不高,业务网络也可采用千兆网络。
  • 存储网络主要用于承载Ceph存储流量。
    • 考虑到存储网络的业务负载需求,建议采用双链路万兆网络。
    • 建议此网络的交换机端口设定Access模式,查看交换机是否支持巨型帧(Jumbo Frame),若支持则建议开启,全链路MTU设定值为9000。
  • 管理节点物理机配置三张网卡,管理网络、业务网络和存储网络。
  • 超融合节点物理机配置三张网卡,管理网络、业务网络和存储网络。

交换机配置

管理网络、业务网络和存储网络在交换机上应配置M-LAG进行网络硬件高可用,物理机网卡端配置bond mode 1,配置网络为主备模式,无须特别配置交换机,可实现相应网络的高可用。如需配置Mode 4 LACP模式,则需在交换机对应接口配置LACP动态模式。

管理网络、存储网络、业务网络,如果需指定VLAN,则需在交换机端配置Trunk模式。如果没有VLAN,则可设置Access模式。

标准场景下:

  • 管理网络交换机端口配置Access模式。
  • 存储网络交换机端口配置Access模式。
  • 业务网络交换机端口配置Trunk模式。

非标准场景:

  • 需根据客户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规划。
  • 管理员根据上述的网络架构,对网络设备和服务器进行上架并连线。
  • 交换机端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,对相应的物理机网卡接入端口配置相应的VLAN模式。对相应的物理机再配置相应的IP地址。
  • 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交换机ACL规则加强网络安全防护,防止服务器被网络攻击。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